R&D 100被譽為研發界奧斯卡,今年邁入第60周年;本屆競賽中,台灣創新科技囊括12個獎項,獲獎數僅次美國,並為亞洲第一,其中有10項為科專計畫的成果。日前獲獎產品的發表會中,包括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工研院院長劉文雄、金屬中心代執行長林志隆、資策會副執行長楊仁達、帆宣董事長暨執行長高新明、錼創營運長陳銘章等高層皆與會出席。
林全能表示,經濟部科技專案所支持的研發成果,不僅獲得各大國際獎項的肯定,更是臺灣產業轉型躍升的核心動能。技術處科技專案已經連續15年獲得75個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榮耀,有超過九成已技轉廠商,甚至孵育出多家新創公司,是真正以創新科技解決產業問題,帶動產業效益與價值。
劉文雄也直言,台灣在這次R&D 100是美國以外得獎最多,「相當不簡單」。他指出,工研院2007年至今連續15年獲獎,累積50幾個獎項,能獲獎很重要的理念是他們是以市場為導向研發,拿到獎項之外,更重要是要讓技術進入產業、進入市場,這次的三項獲獎技術都已有合作廠商,未來會繼續跟產業合作。
Micro LED是近年熱門顯示技術,今年工研院攜手錼創、佐臻等50間供應鏈廠商,打造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工研院表示,其領先全球的超廣色域「微型」全彩高解析顯示模組,呈現高解析特性,亮度並較市面上智慧眼鏡高10倍以上,耗能僅傳統智慧眼鏡的一半以下,能符合元宇宙世界所需的高沉浸感、輕薄高續航、舒服的操作特性。
工研院研發的「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獲得2022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具備高解析、高亮度、高整合、低功耗等四大特色,能符合元宇宙世界所需的高沉浸感、輕薄高續航、舒服的操作特性。 (來源: 工研院)
工研院與杜邦合作研發「9KC GreenTape 低溫共燒陶瓷 (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 LTCC)於5G毫米波通訊技術」,也在本屆展會獲獎。工研院解釋,他們以耐高溫、低損耗的LTCC,成功打造出用於5G毫米波的通訊元件,在1~100GHz的高頻環境中,皆能穩定傳輸,且傳輸時介電損耗極少,展現更好的通訊品質,以此技術助台廠擴大開放式無線通訊研發領域。
金屬中心獲獎三項產品中,則以和半導體設備大廠帆宣合作的「不銹鋼耐蝕暨表面硬化系統設備」技術最為吸睛。該技術可提高不銹鋼材料的硬度,運用在建物外露扣件,能延長使用年限,減少因蝕銹而造成的建物安全風險,目前已技轉國內扣件業者,搶攻國際建築市場。此外,金屬中心和帆宣合作開發出具備耐蝕且兼具更堅硬特性的不鏽鋼零部件,也傳被美日半導體設備廠導入測試。
資策會本次以「乳攝品質AI輔助評量系統」和「勒索軟體智能獵捕平台」獲獎,兩技術的發展,皆以AI技術為核心。乳攝品質AI輔助評量系統主要利用AI深度學習技術及時判斷X光拍攝影像品質,減少民眾因攝影品質不佳被召回重攝機率;勒索軟體智能獵捕平台則以AI技術主動分析駭客攻擊軌跡、病毒碼比對與威脅行為軌跡推估,可提前識別駭客攻擊,協助企業快速因應。
另,本次活動也邀請臺灣科技大學展出其得獎技術「可用於同時產水-產電的黑色魔毯」。此技術是利用石墨烯太陽蒸發器薄膜覆蓋於海面中,用於海洋波浪發電的同時,透過石墨烯與高分子堆疊形成的似木腔的中孔結構,在日光的照射下,還能將海水轉換為達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標準之飲用水,再利用再生能源同時,也持續獲得安全的飲用水。
The post RD 100台灣秀研發實力 12項技術獲獎全球第二多 appeared first on 電子工程專輯.